夏季已經來臨,這正是一年四季中,最富有故事、最飽含情趣、最值得留戀的季節,唯有夏天有著獨特的聲音,聲聲蟬鳴,陣陣蛙叫,還有小鳥歡快的歌聲; 太陽火辣辣地掛在天上,讓你看都不敢看一眼,在太陽底下站-會兒,你就會汗流浹背,站長了,你就會像非洲人一樣黑,這就是陽光熾烈而炎熱的夏天。
小時候,每當夏天來臨時,我總會留意關注:蟬,究竟是從哪天開始亮聲的?然而,總是在天氣日漸變得悶熱起來時,忽然有一天,蟬,就在窗外的綠蔭叢中“知了—知了”地高聲鳴唱了起來,這意味著夏天已真正來臨了。夏日晴空,總是一碧如洗,那種深邃的湛藍,常常吸引我走向野外,走進濃蔭籠罩的湖畔林中。那里才是蟬們的快活世界,或者也可說,是蟬們自由競唱的夏日舞臺。
有時候,我也會循著蟬聲去探尋鳴蟬,看看它們到底棲身在哪一簇枝葉間。但往往是“聽來咫尺無尋處,尋到旁邊卻不聲”,不知道那些藏身在碧油枝葉里的蟬們,是真心想做高逸的隱者,還是擔憂我探望的動機?令我頗為費解的是,既然它們要深藏蹤跡,又何必激情高歌呢?或許,正如泰戈爾說的那樣;“夏,給了蟬以美好時光;蟬,報答夏以美妙歌唱。”的確,在四季當中,蟬,能無憂享受生命時光的,也唯有夏天。它們怎能不熱愛夏季的日日夜夜呢?所以,蟬們熱情謳歌的夏之曲,才會動聽如妙音、熱烈似頌歌。
當然,在夏日里,能夠和蟬鳴媲美的還有蛙聲。誠如韓退之所說的那樣:“蛙者,物之善鳴者也。”不過,要完全感受到蛙聲的魅力,還應在盛夏的日子里。雖說在驚蟄之后,在杏花春雨的江南水鄉,已能聽到咯咯的蛙唱,但此時的蛙聲還單薄得很,還缺乏氣勢。事實上,蛙聲的動聽處,還在于它們的齊聲合唱,或是彼此間的答唱。這一點也可從“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”或是“黃梅時節家家雨,青草池塘處處蛙”的詩句中來體會。
而在雷雨過后的夏夜,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。此時,萬物濕潤,地氣怡人,在微微夜風中,遠近的蛙唱,此起彼落,濺起星星滿天,舞動螢火數點。當夜深人靜時,悠然躺在竹席上,在咯咯的蛙聲中,一邊默誦古人詩詞,一邊遐想美好未來,在切身感受這般美妙的意境時,有誰不會陶醉呢?是的,夏夜里的蛙聲,是很有詩情畫意的。我喜歡傾聽這種趣味無窮的夏之聲。
然而,讓人遺憾的是,這些美妙的夏之聲,如今已很少能聽到了,只有去農村才會有機會聽一聽。現在有許多的孩子,除了在書本上,還沒有真正看到過這些會唱歌的夏天昆蟲。比如蟈蟈,比如蟬鳴、哇叫…… 所以,若要對他們講夏之聲的故事,收獲不到他們的驚喜和快活也是必然的。事實上,我也是很久沒有聽到這些妙趣的夏之聲了。但盡管如此,我依然希望能有機會在夏日里,再次聽到這些承載著美好回憶的夏之聲。
今年的蟬鳴,蛙聲也應該響起了,而每當蟬鳴,蛙聲想起,就代表著夏天悄悄的走來了,代表著一年四季中最炎熱的季節到來了。